首页 > AG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AG百家乐官网- 真人视讯平台|央视自产禁片解禁 遗风话剧《命中注定》 京城再演

发布时间:2025-10-15 18:11:30    次浏览

央视自产禁片终解禁,遗风话剧《命中注定》京城再演四天肉璐璐编辑自:大小舞台之间在我们的认知里,央视与禁片的关系大多是央视禁播某某某。你可想象得到,央视也会成为禁片生产者。曾经在网络上轰动一时的禁片《分家在十月》,将众多台里大咖和国嘴名流调侃一遍,因映射真人真事,被禁止传播,雪藏至今。 《分家在十月》截图(《分家在十月》图片均转自:大小舞台之间)而催生了这一部颇具讽刺意味的片子的“前辈”,便是《东方时空-生活空间》创作的一部资历更深的央视禁片《粮食》。准风月谈剧坊推出的话剧《命中注定》的编剧尹韬当时为《粮食》写了一大部分台词。 《粮食》截图《分家在十月》是由《实话实说》栏目组创作的,《粮食》则是由《东方时空-生活空间》栏目组创作的。欲要谈论这两部禁片,便不得不聊一聊这些禁片产生背景,新闻评论部人自己的年会——新闻评论部年会。 新闻评论部是在诞生在1993年底,也许您对这个名字会感到陌生,但是一提到《焦点访谈》、《东方时空》、《新闻调查》、《实话实说》,还有那一句经典的“讲述咱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您总该有些印象了吧。 没错,这些节目的产地便是新闻评论部。不得不说,新闻评论部这个神奇的地方是当时很多有志从事电视行业者的朝圣地。那些年让评论部人引以为豪不只是那一个个被电视历史所铭记的成功栏目,更是一年一度的新闻评论部年会。新闻评论部的年会是昔日那些评论部人集体的“青春回忆”,是他们“别样才华”宣泄之处,也是他们热血青春的见证。 1995年的钓鱼台国宾馆,新闻评论部第一届真正意义上的年会的举办地。正是这场年会奠定了此后新闻评论部年会的基调——释放与调侃。年会的内容和很多单位年会类似:游戏和抽奖;但是领导在年会游戏中的位置却大不相同。年会上,领导不再是高高在上、接受朝拜的宣讲者;而是成为大家戏谑、玩笑的对象。一年中364天被领导压迫的电视农奴,终在这天翻身把歌唱。某次年会上,大家开席坐定,领导却都换上了店小二的衣服,戴着皮帽子,拎着茶壶,排排出场。那一顿晚宴,领导就成了掌柜兼跑堂的,这要添水,那要上茶,这要买烟,那要换盏,一听吆喝立马响应,遇到刁难也要笑脸相迎。这是年会的游戏规则,必须严格执行。 白岩松曾这样评论评论部的年会“在评论部开放而又自由的空气中,年会的主基调就已经形成:领导必须与百姓同乐,要坚决忍受一切打击,好好服务于群众,自觉接受群众的各种刁难。” 调侃别人,评论部人如火纯青;自黑也是手到擒来。2016年里约奥运会,您被白岩松的弹幕技能惊吓到了吧。而评论部人却只会抿嘴一笑。 1998年,白岩松还在《东方时空》。他曾在年会上自黑自己的丰满的身形,“年轻的时候能把别人的肚子搞大,现在没本事,把自己的肚子搞大了。”若说白岩松自黑还尚可想象。那么端正温婉的《焦点访谈》一姐敬一丹也有出人之举,您能想的出来吗? 2002年年会,一本正经的敬一丹和康平穿上着六五式旧军装,用播音员的腔调,念着后来被广为流传的经典台词:“历史的经验又一次告诉我们:春从来不是叫出来的,春那是真刀真枪干出来的!”“不管是彩色电视还是黑白电视,只要抓住观众就是好电视!”“这样的夜晚,我们除了创造人类,我们还有什么追求。我们曾经一忍再忍,如今已经忍无可忍。不在放荡中变坏,就在沉默中变态”如此肆意的年会,是评论部人集体的狂欢。为了出彩,各个栏目组都暗中努着把力气。1999年,因为出的节目连续几年都在评比中失利,《东方时空-生活空间》再出狠招,将经典影片《粮食》重新编排上缴年会。这也是后来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的恶搞短片《粮食》产生的原因。 影片中的时间从1943年延后到2043年,新闻评论部已经“分崩离析”,大部分制片人和名嘴都已经去世,只剩《东方时空-东方之子》的制片人时间拉着几个老人仍然还在评论部里。 《东方之子》制片人:时间《粮食》里调侃了其他节目,崔永元的儿子崔椭圆被李媛媛的儿子李三角打,边挨打边喊着:“我实话实说,我实话实说!”李三角生气地喝道:“你爹当年就没有一句实话!”《粮食》将央视内部的正式冲突以一种嬉笑怒骂的形式表现出来。年前被网络热议的央视企聘员工和台聘员工待遇差异的话题,99年《粮食》就曾讽刺过。崔椭圆挨了打之后说:“你沈阳的敢打我北京的!你他妈招聘的敢打正式的!” 《生活空间》制片人:陈虻《粮食》筹备期间,陈虻觉得很兴奋,不时叫其他编导观看并提出意见,但每次都要三番五次嘱咐对方保密。《粮食》在当年的年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在欢呼声中播放了两次。年会上的幽默、讽刺、笑和闹都是创造力的体现,也是新闻评论部文化的体现。来年,《实话实说》站在前人的肩头,将曾经影响过几代中国人的经典老电影《列宁在十月》和《列宁在1918》也进行重新剪辑和配音,虚拟了一个关于央视内部权利争斗的故事,却真实地对《东方时空》和新闻评论部曾经的“分家”进行了各种不留情面的讽刺揶揄。 2001年,柴静因为见证了年会讽刺视频的巅峰作品《分家在十月》,才坚定了跳槽到央视的决心。 同样因为这部短片而决定加入新闻评论部的还有阿丘。他曾在《有一种基因叫理想——央视评论部那人那事》一书中回忆自己看完《分家在十月》的感受:“以为是带腐蚀毒害撩拨的那种,心下一阵被小兔乱撞般的激动。”年会成为新闻评论部招贤纳士的金字招牌。那个时候领导没领导样,记者没记者样,中央电视台还是只叫CCTV,那个时代就是《东方时空》最好的时代,也是中国电视业的辉煌年代。1995年到2002年的年会曾是新闻评论部辉煌的见证。因年会而形成的“年会精神”深入评论部人的血液、骨髓;成为他们共同的符号。但后来,年会的气氛慢慢变了。之后的年会越来越“和平”,但是许多人能躲着不去就不去了。白岩松曾说自己“已经很久不参加年会了”。因为,这已不再是新闻评论的年会了。 伴随着时代的变迁,很多人离开了央视新闻评论部,甚至离开了央视。但《粮食》、《分家在十月》和《东方红时空》所代表的央视新闻评论部“年会精神“已经在评论部人身体里生根开花。而那些被这种叛逆的、反常规的、充满创意、讽刺和幽默的生命力所感染的昔日有为青年们正逐渐走向中年,他们用时间和阅历把这种年会精神滋养壮大,并分享和传播到更广泛的领域。这其中就包括今天我们要介绍的这部话剧《命中注定》的编剧——尹韬。 尹韬是当年《东方时空-生活空间》的摄像、编导,拍摄纪录片之余进行戏剧创作。前文介绍过的禁片《粮食》中一大部分的台词也是由他创作的。尹韬见证、参与过新闻评论部最为辉煌的几届年会。年会中用热血创意去讽刺残酷现实的创作手法一直为他所坚持。他希望自己的作品能警醒自己与观众,在欢笑之后,若能引发观众对于现世的一点思考,便是自己对这个世界美好愿望的一种实现。为此他一直走在路上……2002年,他就开始创作话剧。而这些戏剧的风格正是《粮食》、《分家在十月》的路数——借一部传统经典作品,以戏谑调侃的方式,说当代人关心的事儿。他将评论部人的年会精神融入到了他的话剧中,通过话剧的舞台,通过他幽默的叙述、尖刻的讽刺来将他对这个社会的观察去传播给跟更多的观众。 2016年,尹韬编剧的《命中注定》登上京城舞台。大批新老评论部人在此集结,这一方舞台上,他们看的是戏,品的是意,思的是现世,忆的是他们的共同拥有的那段激情飞扬的岁月。 想体验曾经新闻评论部年会的风采吗?来剧空间剧场看《命中注定》吧!和评论部人,一起追忆那些“点燃理想的日子”。 如《命中注定》结尾处的台词“让它像旁若无人的青春,像不计代价的嚣张;像没有前提的缘分,像奋不顾身的痴狂;一年当中,咱们起码得有这一天,不顾现实,只谈理想!” 时间:2016年10月8日-10月23日 19:30地点:北京剧空间剧场票价: 280/180/100/80票务总代理:大麦网 网址:www.damai.cn中国票务在线 网址:www.piao.com.cn全国统一订票热线:4006103721句容、镇江、江阴、南京、上海即将开始!